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即將上線
目前,大部分學校的學生工作評價主要關注學生的成績,對學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興趣、潛能等關心不夠。在開展教育實踐過程中發現現有評價體系存在極大的不足,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我們迫切需要一種新的評價體系來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作出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建設目標
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評價系統通過對學生日常在校行為的全面數據統計,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完整、科學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做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規劃。有效地促進教師評價觀念的更新,幫助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各階段的實際情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完善,同時為家長了解孩子提供一個窗口。力求達到讓每個學生都達到“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發展要求。
設計原則
學校作為一個傳道授業的主體,它應該不僅僅教會學生知識還需要對學生的發展作出正確的指引,引導學生向積極方向發展自身。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評價系統的開發遵循如下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評價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學生發展過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二、過程性原則
評價要關注學生成長歷程,把日常評價、成長記錄與學科測試結合起來,把書面測試與平時作業、課堂表現、情景測驗、行為觀察、實驗操作等結合起來,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三、激勵性原則
評價要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使學生發揚優點,改正缺點,讓評價成為激勵學生不斷發展的動力。
四、科學性原則
評價要遵循教育規律與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既反映學生學業成績,又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長和發展潛能。努力獲取學生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素質的全面信息,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及特長發展,擴大評價的涵蓋面。
五、互動性原則
評價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交流互動,實現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評價流程
一、評價設置
學生通過閱讀、運動、行為習慣、學習成績、得獎榮譽等方面的日常表現,獲得老師發放的積分卡積分和榮譽勛章積分獎勵。
二、數據采集
綜合素質量化評價積分會通過積分卡積分和榮譽勛章積分兩種方式獲得,積分卡積分需要家長配合掃碼錄入系統,榮譽勛章積分由老師操作錄入系統。
(1)積分卡積分
(2)榮譽勛章積分
三、素養報告
根據評價周期內學生各方面表現所獲得的綜合素質量化評價積分數據,生成成長報告。
四、成長獎勵
學生可以將自己所獲得的綜合素質量化評價積分,在指定積分兌換地點,兌換成相應獎品。建立正向激勵機制。